辅助抗氧剂和辅助阻燃剂一样,虽然不是主导地位,确实必不可少的。辅助抗氧剂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氢过氧化物,从而抑制其引发进一步的自由基链式反应。例如,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在高温下能够有效分解氢过氧化物,生成稳定的非活性产物,同时还能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温度和色泽保护能力。目前辅助抗氧剂有硫代酯,亚磷酸酯,金属离子钝化剂等三种类型。
1,硫代酯。
主要有两个品种,抗氧剂DLTP和DSTP(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)。硫代酯是优良的辅助抗氧剂,都可与酚类抗氧剂并用,产生协同效应。抗氧剂DLTP广泛用于PP、PE、ABS、橡胶及油脂等材料中,用量一般有0.1%~1%。抗氧剂DSTP的抗氧效果较DLTP好,与主抗氧剂1010、1076等并用有协同效应,可用于PP、PE、合成橡胶与油脂等方面。
2,亚磷酸酯。
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可与酚类主抗氧剂并用,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。该类抗氧剂在PVC中还是常用的辅助热稳定剂。抗氧剂TNPP[亚磷酸三(壬基苯基酯)]:微具酚味的清澈液体,无污染,不变色,是目前世界各国准许用于食品包装的**无毒的亚磷酸酯抗氧剂,常与酚类抗氧剂并用。在塑料工业中,可用于HIPS、PVC、PUR等材料中,用量一般为0.1%~0.3%。
抗氧剂168:外观为白色流动性粉末,挥发性小,有较高的耐热性和抗萃取性,是国内主要采用的辅助抗氧剂品种,通常与受阻酚类主抗氧剂并用,用量为0.1%~0.15%。
3,金属离子钝化剂
作用在于防止重金属离子对聚合物的氧化催化作用,又称为金属钝化剂、金属整合剂,也曾称为铜抑制剂,主要防止Cu、Fe、Ni、Co、Ti、Cr等对高分子材料的催化作用。
较早使用的金属离子钝化剂是N,N'-二苯基草酰胺及其衍生物,目前在工业上仍在大量使用,如N-亚水杨基-N'-水杨酰肼。该产品为淡黄色粉末,熔点为281~283℃,常用作聚烯烃的铜抑制剂,用量一般为0.1%~1%。另一个常用品种是N,N'-二乙酰基己二酰基二酰肼,白色粉末,熔点为252~257℃,常与酚类抗氧剂或过氧化物分解剂(如DLTP、亚磷酸酯)并用,用量一般为0.3%~0.5%。
辅助抗氧剂在聚合物应用中的作用是延缓塑料的氧化过程,提高塑料产品的加工稳定性和使用寿命。这些抗氧剂通过捕获自由基、分解氢过氧化物或钝化金属离子等机制,有效地保护塑料免受氧化降解的影响。塑料在制造、加工、贮存及使用过程中,容易受到氧化降解的影响。氧化降解会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导致性能下降。为了防止这一过程,需要添加抗氧化剂。抗氧化剂有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之分,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机制,但通常结合使用以发挥协同效应。